RCU,读多写少的锁实现
之前有很多场景都是读多写少,而且不怎么需要实时。一直比较好奇应该用什么锁,读写锁总是不满意,最近看6.S081看到rcu,咦,是我想要找的东西。
水平超低预警
一年前就开始看DDIA和做6.824 Raft 那些东西,不过当时水平太菜了。一直不太敢写并发和分布式相关的东西。并发有很多反直觉的地方,我写出来总是踩坑。好在golang的channel什么的写起来都很舒服。
一年过去了,自认水平总没有当初那么菜了,鼓起勇气开始写一点关于并发和Go的东西,所以新开了一个分类。(结果发现一年前看的好多东西都忘了。。。记住的好多也是错的。。。)
这个系列肯定有很多丢人现眼的地方,路过的朋友看到我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在评论告诉我
用途和概念
用途
我们可以用读写锁来保证读取和写入的一致性。在大量读取、少量写入的场景,读写锁的效率会比较低,用RCU可以提高读的性能。使用RCU,读的时候可以不加锁,也不用去管什么内存屏障和原子性了,直接读就完事了。
而且如果写入很少,几乎没有同时写入的情况,RCU的写入速度是很快的,写并不一定比读写锁慢(Grace Period其实很短)
典型场景包括:路由表、DNS查询、内核
The basic form of such “Pure RCU” designs is as follows:
- Make a change, for example, to the way that the OS reacts to an NMI.
- Wait for all pre-existing read-side critical sections to completely finish (for example,by using the synchronize_sched() primitive). The key observation here is that subsequent RCU read-side critical sections are guaranteed to see whatever change was made.
- Clean up, for example, return status indicating that the change was successfully made
在内核里面主要是处理中断、代替读写锁、订阅发布、代替引用计数等。在内核中应用的介绍可以看文章:RCU Usage In the Linux Kernel: One Decade Later
下面是一个NMI的例子(不可打断中断应该也不会被抢占,正适合RCU)
1 | rcu_list_t nmi_list; |
RCU在用户态用的比较少,远不如mutex和spinlock普遍。
当然,用户态一般不怎么用这个东西,像数据库那种(用redis上内存用cache硬抗.jpg)
概念
reader很简单,就是rcu_read_lock
和rcu_read_unlock
。rcu_read_lock
和rcu_read_unlock
中间的这一段通常叫读侧临界区 (read-side critical sections)
writer的要复杂一点
实现
rcu的实现有很多,比如实时性比较好的srcu(sleepable rcu)、嵌入式用的比较多的tinyrcu、用于CPU核数非常多的tree-rcu;这里只说一下简单经典的rcu实现,其他具体的实现可以去看Paul的文章。
这里大部分都是从lwn那里抄来的,建议英文好的直接看原文:
What is RCU? Part 2: Usage
如果想看详细实现可以去看linux rcu主要作者Paul的文章和书:Is Parallel Programming Hard, And, If So,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?
Linux对于指针的load和store都是原子的,所以在链表读取的时候,指针要么指向新插入完成的,要么指向旧的还没被删的链表,不会出现正在修改链表的时候刚删除指针还没来得及插入产生segmentation fault
。
以链表为例,写入(Write)的时候先复制(copy)一个副本,然后在读取(read)较少的合适时间执行插入操作。当然,我们可以等到完全没有写入的间隙。但是读取(reader)很多一直没用空闲,写入会非常慢;一直都有reader的极端情况会导致一直无法写入。rcu用宽限期(grace period)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怎么知道copy之前的读取全部完成可以reclaim了
我看rcu之前的第一反应是引用计数,当引用计数降到0就说明copy的副本可以reclaim了。但是引用计数效率太低了,而且多核的时候引用计数更麻烦了。
经典的rcu模型是不允许抢占的。当读取完成进入临界区,我们认为这个CPU进入一次静止状态(quiescent state),以下简称QS。linux里面用cpumask来记录这个状态,我们就简单的当成是用一个bitmap来保存每个cpu的状态好了。显然,从bitmap得知copy之后每个CPU都经历过一次QS后,那在copy之前的读操作都已经完成了,这个时候就可以reclaim了。
多个writer怎么处理
如果有多个writer,那通常会给不同的writer加spin_lock来处理
无锁
无锁是对于读来说的,写入的时候锁比较多。在修改bitmap的时候是需要加锁的(一般是spin_lock)。太多的写入同时对bitmap加锁效率很低,于是就有了tree-rcu。tree-rcu是将不同的CPU状态分组加锁,然后树状结构向上汇总状态。
如果你的逻辑CPU数量(就是你在htop里看到的,比如6核12线程的5600x是12)小于16,那它会退化成单个rcu_node。
tree-rcu详见[A Tour Through TREE-RCU’s DataStructures]
多个writer的情况下也要加锁,一般是spin_lock锁。
用户态
rcu的实现依赖了很多内核态的东西,移植到用户态比较困难。比较出名的一个用户态rcu是liburcu
模仿rcu的思想可以实现一点读多写少的优化,比如sonic
的map
如何实现一个超快读的map
链接
What is RCU? – “Read, Copy, Update” Linux Kernel文档的介绍
RCU Usage In the Linux Kernel: One Decade Later MIT 6.828课 RCU的阅读材料,我就是在这个课上看到rcu的,看起来还挺有意思
Introduction to RCU
Is Parallel Programming Hard, And, If So,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? 我对于rcu的不少疑惑是看了这个才懂,推荐(本书主要作者Paul也是linux rcu的主要实现者)
深入理解并行编程 上面那本书的中文翻译
谢宝友 深入理解RCU系列文章
Linux锁机制:可抢占RCU原理
[CPU masks - linux-insiders] linux-insiders的CPU masks介绍(这本书也挺不错的,我好几次查资料翻到,讲的比较易懂)
CPU masks 介绍 中文翻译